时间:2015年05月25日 11:03:46 中财网
股市行情的不断上涨,令分级基金扩张的态势一浪高过一浪,并有越来越汹涌的发展趋势。但是,蓬勃发展大格局之下,市场中也出现了一些存在争议的现象,如果任其蔓延或泛滥,或会伤及分级基金长久茁壮发展的根基。
分级市场中
三大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空仓、轻仓上市
截至5月22日,在本月已经上市的5只分级基金里,截至其上市公告书发布之前,有4只基金是零仓位,唯一一只建仓的,也仅有4.77%的仓位。
为什么迟迟不买股票?对于市场普遍性的质疑声,相关基金公司似乎都选择了沉默。为什么不做解释?或许就是市场中很多人早已猜测的:规模大,带来丰厚的管理费利润、还占了许多的好处,对投资者却没有好处。
第一,零仓位、极低仓位上市,利于帮忙资金先撤。
第二,对投资者不利,因为这会让大家无法对A、B两类份额做合理的估值。
第三,即便如此,投资者对于新上市分级基金的市价定位,总是习惯性地参照老品种,合并之后常常会给出一定的溢价,这便一方面更让帮忙资金有了出逃的良好市场背景。第四,拿着一大堆现金上市,给了市场一个充分想象的空间,并且一些投资者总是在担心这些基金是否会突然地、快速地建仓,而自己或许会踏空了行情,净值未上涨也不轻易赎回,因此规模反而持续上涨。
(二)日渐提速的闪电上市
与龟速建仓形成对比的,是全体分级基金日渐提速的闪电上市,4月份,相关基金从合同成立到发布上市公告书,平均只间隔9个交易日;平均只有4.67个交易日,还有两家仅有3个交易日。
其实,闪电上市,本无非议。但是,“空仓”或“低仓”加“闪电上市”,这样合在一起的行为,就非常值得商榷了。一只分级基金,募集到了巨额资金之后,在不做投资、“白”提管理费的同时,让相关份额闪电般地迅速上市交易,它所呈现出来的、供投资者交易的A、B两类份额,不具备此类基金合同中所写明的、本该具有的鲜明特征,实际上涉嫌货不对板。
(三)核心资产配置仓位底限逐渐降低
有基金公司新的指数基金对于未来的股票投资有以下描述:“基金的投资组合比例为:投资于股票部分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其中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其备选成分股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在指数基金里,非现金资产通常就是股票,前一个“80%”,后一个“80%”,合在一起,意味着这些基金未来对于成分股和备选成分股持有比例的最低仓位将在64%。
之所以会出现分级基金降低核心资产配置仓位最低仓位的情况,或许与标的指数的市场容量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市场上普遍性地热烈追逐行业指数分级的氛围中,这种情况或将会越来越多。
我们认为,核心资产的仓位底限逐渐降低,意味着指数基金在未来的投资运作中具有越来越多的主动型权益类基金的特点,将会使得市场对于相关基金的估值更加困难,或将会使得分级基金重蹈当年股票型分级基金的覆辙。
分级基金上市政策
亟需“打补丁”
(一)推广“到点成立”制度
《基金法》规定:新基金成立的最低标准是2亿份、200人(场内基金是1000人)。当一只新基金在发行期间任何一个工作日截止时的累计规模达到上述条件之后,就可以停止发行,并立即开始办理相关的手续。即所谓的“到点成立” 。
实行“到点成立”有6个非常显著的优点:(1)让发行的作用回归本位,即是发行是为了成立一只基金,而不是通过发行来做大规模。(2)满足注册制实行之后的快速发行要求,提高发行速度。(3)有效化解银行方面的档期障碍,让更多的新基金能够顺利发行。(4)成立规模通常不大,便于新基金快速建仓。(5)便于新基金在运作初期快速获取收益。(6)便于持续营销的宣传。
(二)试行规模上限动态控制
我们建议,是否可以在三级以上行业细分的分级基金中实行规模上限动态控制制度,即当这些小行业分级基金的规模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之后,就暂时不再允许扩大,暂停申购。
(三)仓位不达标不许上市
以往法规中关于六个月建仓的规定,是基于分级基金完全没有大发展的形势下制定的。现在市场的形势有了创新,有了新的变化,用老的规定来规范新生事物已经不合时宜。基于分级基金成立规模日渐缩小、“到点成立”制度、二级市场成交量巨大等一系列实情,我们建议,对于分级基金,是否可以规定:如果股票投资仓位不达标,就不许上市。(.证.券.时.报.)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404号
网站技术服务:i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