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商业银行推出一款挂钩金华火腿的理财产品,产品到期后,投资者可以直接以约定的价格换回若干火腿。这就是当前在银行理财市场上十分引人注目的所谓“另类”理财产品的典型代表。除了火腿,这类理财产品的挂钩标的还有红酒、白酒、手表等物品。
新奇的挂钩标的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与议论。由于产品在宣传时,往往用“产品挂钩某某标的”作为宣传用语,加之“另类”二字,使得一些人认为此类产品也是在复制当年国际投行推出的风险较高的衍生产品。其实,这是对中国的另类理财的一种误解。
细加分析就会发现,这类产品的运作模式并未脱离市场上大多数的产品。首先,这类产品募集来的资金依然主要投向货币市场或债券市场,其投资标的的安全性较高;其次,这类产品会给投资者提供一个赎回权。例如,在赎回期限内,如果投资者选择赎回,就可以直接收回自己的本金与一个事先约定好的收益金额,这也与其他理财产品并无二异;如果投资者选择兑换实物,也可在产品到期时由银行按照其申购的本金金额给予一定数量的挂钩实物(若干块手表或若干瓶红酒等,这些实物大都以凭证方式寄送给投资者,投资者只需到指定地方领取实物即可)。投资者在兑换实物时,往往会得到一个价格折扣,这个折扣即是兑换实物投资者的理财收益。所以,这类产品本质上还是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只不过增加了一个实物的选择权。
此类产品之所以会得到投资者的关注,也恰恰说明其自身带有的若干优势。首先,在信用货币不断贬值的大背景下,抗通胀的实物资产永远是受到关注与欢迎的,诸如陶瓷、高端白酒等物品,个人投资者在不具备相当鉴别能力的情况下容易买到赝品,通过银行渠道购买的产品,真实性可以得到保证。其次,厂商与银行合作推出类似产品,既可利用银行渠道扩大自己产品销量,又可扩大产品知名度,可谓一举两得。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上述理财产品与海外金融机构的“另类”投资有本质区别。“另类”投资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经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基金经理大卫·斯文森的发扬光大,目前广泛流行于各大资产管理公司。“另类”投资通常是相对于股票、债券等有公开交易市场、公允市值价格的标的而言,包含了林地投资、农地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艺术品投资等各类领域。由于这些标的与股票、债券等一般投资市场的走势相关性不大,成为投资机构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但是,与此同时,由于这类产品具有流动性较差、信息披露不透明、投资起点较高等特点,也使得其在享受较高收益的同时,面临着较大风险。
国内的“另类”理财产品目前还未发展到这种程度,更多的还是利用银行的渠道优势,为客户或厂商提供一些额外的附加值服务。随着国内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机构投资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另类”理财产品也将会有更好的发展。
信息来源:中财网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404号
网站技术服务:iWing